当前位置:追书啦>其他>重生之铁腕>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布灾情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布灾情(2 / 2)

省里公布的受灾情况,有很多是赵长天上一次人生中不清楚的。


比如,锦市境内的大宁河决堤,他就根本没有听说过。


而且,关于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大致数字的公布,也和上一次人生他知道的有很大不同。


他记得,在上一次人生中,媒体只是报道了:北宁省遭遇洪涝灾害,造成了较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。


其后,基本上就没有了相关报道。可见,这个时代,在新闻管制上,各级政府是非常到位的。


很显然,因为他的出现,历史已经有了一些不同。但这种不同,正是他所乐于见到的情况。


可无论其它受灾地区的情况如何惨重,眼下对他来说,最重要的还是要履行好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责。


新闻发布会的情况,被他暂时抛到了一边。


接下来的时间,他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当中。


赵长天陆续给承担救灾任务的县属几个机关,市灾后重建指挥部打了电话。之后,又分别与下到受灾地区的县领导们通了电话。


了解到的情况让赵长天有喜有忧。


忧的是,经过各级干部半天时间的努力工作,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家庭参与了一对一的帮扶活动。


上万受灾家庭只有几百户找到了临时住所。


喜的是,通过多方紧急筹措,在省、市民政部门的支援下,大量的帐篷被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。


根据目前的统计情况,到晚上的时候,大部分群众应该都能生活在帐篷里。


但这只能是短期行为,这么多人扎堆生活在一起,粮食、饮水、卫生都是个大问题。


皱着眉头考虑了片刻,赵长天决定尝试一种方法,这种方法将极大的检验他在民间的影响力。


半个小时后,一篇通告跃然于纸上。


各位父老乡亲:我是赵长天,被上级领导任命为灾后重建总指挥。


现在,我向大家请求帮助,帮助那些因为灾难而失去了家园的数万同胞。


我希望条件允许的家庭,能够主动帮助一个受灾家庭。


人心齐、泰山移,只要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,我们的数万同胞就能够度过这次巨大的灾难。


也许,大家能够得到的回报很少。也许,因为这件事情,会给大家增添一些麻烦。


但我希望,在我们昌县,所有的民众都是团结一心的,无论面对任何灾难和困境,我们大家都能携手应对。


我相信,只要大家能够万众一心、团结在一起,必将战胜任何困难。


最后,我再次向大家恳请帮助。


我代表县委、县政府,代表我自己,代表所有的受灾群众,向大家鞠躬。


赵长天喊来了王军,让他把这篇短文润色润色之后,印成宣传单,以最快的速度向承担帮扶任务的五个乡镇发放下去,要做到每个村都要发放到位。


而且,要求各个乡镇以及村级干部要配合宣传。


王军领命而去。


晚上六点,赵长天离开了县政府。


利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,赵长天走访了大河镇、邻河镇,与张子兰、冯长远进行了简短的交流,慰问了一些群众。


其后,赵长天又顶着夜色,去另外十三个受灾的村子进行了走访。


等到赵长天回到县里的时候,已经是午夜时分。


赵长天驱车直接到了王寒月家。


两个人已经有几天的时间没有见面。


着自己男人憔悴的样子,王寒月很是心疼,知道赵长天还没有吃饭之后。


王寒月让王玲去厨房给赵长天做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。


自从进入八月中旬,随着王寒月肚子越来越大,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,王玲就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,成为了王寒月的专职陪护。


王玲的双胞胎妹妹王珑在两个月之前已经离开了医院,除了舌头无法续接之外,手脚已经可以做一些轻微活动。剩下的,就是需要回家进行长时间的休养。


可以说,如果没有赵长天的帮助,王珑能够得到救治的机会微乎其微。而在其后几个月的治疗中,王寒月更是提供了大力的帮助。上万元的医疗费用,几乎大部分都是王寒月帮着垫付的。


因此,对于赵长天和王寒月,王玲充满了感激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