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都市>我什么没干过> 第75章 南下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5章 南下(1 / 2)

袁崇焕到底还是放弃不了权势和名利,还是去了山西。


而且山西未来的精彩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。


一想到那些富可敌国的晋商和他们背后的官员们,都将在自己的屠刀下血流成河。


而他们积攒了几辈子的财富,其中有一部分将会是自己的,袁崇焕便干劲十足。


孟南贞对他的性格把握的很透彻。


这就是一只斗犬。


最擅长通过和人争斗上位,也擅长制造争端来凸显自己的不凡。


他这样的人,把他安排到古井无波的地方去,他会被活活地折磨死。


为什么在辽东就能风生水起呢?


因为辽东是战场,风起云涌,变化多端,给了他折腾的环境。


如果把他调回京师,担任吏部尚书,那袁崇焕就等于是废了。


毕竟如今是阉党把持大权,人事任命躲不开阉党的干涉。


袁崇焕虽然和阉党的关系还算是不错,但毕竟不是阉党中人。


他的权力欲望那么大,必然会和阉党产生冲突。


这不是孟南贞和信王想要看到的。


如今这个时候,对付阉党只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,一点一点地削弱阉党的实力。


一旦让魏忠贤察觉到危机,悍然反击的话,没人能够承受的住阉党的打击。


于是,山西巡抚便成为了袁崇焕目前最好的去处。


杀人放火金腰带,在那里他都能实现。


不过如今锦衣卫和各方势力还在紧密地布置当中,又不能打草惊蛇,所以到要动手的时候,还有很长时间。


为了便利洪承畴在辽东的行事,孟南贞建议信王建立了和洪承畴直接联系的通讯渠道。


双方的信使几乎每日里都在来往,络绎不绝。


有了信王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,洪承畴在辽东的手脚也算是放开了。


如今辽东机构正在改革中,对所有文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

最高兴的人,就是那些武将了。


以往这些武将在文官面前都跟三孙子一样,动辄呼来喝去,还要背黑锅。


但是如今不同了,成立了辽东总督府之后,所有的武将全都归纳于总督府直辖指挥。


其余的文官们,全都被剥夺了干涉军事行动的权力。


武将们的头上没有了太岁,各个都感觉到浑身轻松,也渐渐开始展示出了活力。


洪承畴统计了辽东的人口,把所有的老幼妇孺全都迁移到了山海关以内,唯独留下了青壮。


按照孟南贞的建议,组建武装民兵,一边训练,一边生产。


一旦后金来攻,这些人就是现成的战士。而且因为有生产的能力,还不消耗朝廷的饷银。


这一下子,就等于辽东凭空多了十数万的可战之士。


唯独让洪承畴诉苦的是,和毛文龙的沟通并不是很顺利。


哪怕有袁可立作为中间人,但毛文龙已经不是当初的毛文龙了。


这些年他被那些文官们坑的怕了,始终保持着警惕心,生怕洪承畴伸过来的橄榄枝里包藏着祸心。


可没有毛文龙的投靠,洪承畴这边和朝鲜就等于是断了联系。


一旦朝鲜有事,他这边根本无法第一时间得知。


袁可立亲自去了皮岛,却也只让毛文龙答应听从辽东总督府的指挥。其余的,毛文龙还是自行其是。


看到这些内容,孟南贞便明白,毛文龙已经有了自立为军阀的趋向。


他仗着皮岛孤悬海外,控制着朝鲜、辽东、山东的商道,觉着能够自给自足,皮岛在对抗后金的时候又不可或缺,因此变得跋扈了起来。


当务之急,就是要打掉他的傲气,让他认清楚现实才行。


“殿下,毛文龙的问题必须解决。所以近期我要去江南一次,尽快把诸般事宜筹备起来才行。”


信王有些踌躇。


“先生远去,孤这边该怎么办?”


孟南贞宽慰道:“殿下这边如今没有什么大事,也不需要主动出头,稳住便成。魏忠贤和崔呈秀的矛盾越来越大,阉党渐渐有分裂的趋向,咱们只坐山观虎斗好了。等我把江南的路子趟开,那才是大势所趋,势不可挡。”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