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都市>我什么没干过> 第142章 万事俱备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42章 万事俱备(1 / 2)

锦州城,坐落于辽西走廊,乃兵家必争之地,是关内与辽东连接的唯一通道。


虽然辽东属于大乾的领地,但是在锦州这个地方,还是驻扎了重兵。


月前,河北梁家反叛,关闭了榆关,将辽东和中原的联系切断了。


风云激荡之际,辽东守军不明情况,只好据城而守,以待消息。


不过半个月前,朝廷的信使终于穿过草原,跨过燕山山脉和辽河,把消息递送了过来。


当得知秦王将亲临辽东,调集兵马平叛之后,整个辽东就迅速地运作了起来。


辽东军都督郑化乃是军中宿将,是大将军郭礼的老部下,沉稳冷静,老成持重。


之前秦王领军作战的时候,他就曾作为属下辅佐过秦王,所以两人是有着极其亲密的香火情的。


得知秦王将至,郑化十分的开心,同时也知道,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。


对于秦王的吩咐,他也无比的用心,立刻筹备了起来。


不到十天的功夫,锦州城内外就堆积了大量的物资。而且从各地来的jūn_duì ,也纷纷赶到,驻扎了下来。


郑化心细,生怕榆关的叛军发觉异常,还出动兵马,将锦州和榆关之间的道路来回扫荡了好几次,把叛军的斥候彻底驱离。


叛军也只以为这是辽东军固守的意图,并没有想到,其实是为了掩盖接下来的军事行动。


该做的都做了,郑化如今最心切的,就是秦王什么时候到来。


前几日暴雪连绵,整个塞北一片冰封,道路断绝,这让郑化十分的担忧。


如今锦州城这边驻扎了五万多jūn_duì ,每日里人吃马嚼,就是极大的消耗。如果秦王不快点到来,迅速展开军事行动的话,强大的军事压力都能把锦州城压垮。


冰冷如铁的城墙上,郑化一个劲地向西眺望。


三日前最后一批信使到来,言说秦王就在后面,今日应该就能到了。


可眼看着太阳一点点西斜,天色马上就要暗了,却仍旧看不到秦王的身影。


尽管郑化已经派出了好几股的精干部队出城接应,可是大雪漫漫,根本就走不出去多远。


“郑将军,秦王殿下今日真会到吗?”


在郑化的身边,站着一员武将。只是此人的盔甲衣着,和大乾的将军格外不同。


此人是高丽咸镜道行军主管金不卓,奉高丽国主之命,率领一万五千高丽弓兵驰援而来的。


高丽是大乾的藩属国,双方关系历来十分和睦。


当年高丽遭遇游牧民族进攻,国祚岌岌可危,还是大乾派遣了大军迂回包抄,消灭了游牧民族,挽回了高丽的灭亡之灾。


从那以后,高丽就对大乾视为再造之恩人,历来恭敬有加。颇有原来的历史上,朝鲜对大明的感情一样。


所以这次辽东方面要出兵平叛,需要钱粮和兵马,高丽方面立刻给准备了二十万石粮食,还派遣了最精锐的一万五千名神射手。


高丽弓手天下闻名,百步穿杨,有了这个助力,辽东的军力一下子得到了增强。


等西凉骑兵再到了,那么辽东方面就拥有了一支骑、步、弓、甲混合的综合jūn_duì ,不管是野外鏖战,还是攻城拔坚,都不在话下。


面对金不卓的疑问,郑化却神情坚定。


“金将军放心,秦王殿下乃是不可多得的帅才。他说了今日能到,那便一定会到。”


金不卓点点头,目光里充满了向往。


“下官在高丽的时候,就久闻秦王殿下的威名。这一次能够在殿下的麾下作战,肯定能够获益良多。”


郑化对他也十分欣赏。


“我观金将军麾下的神射手,各个身材精壮,孔武有力,而且令行禁止,军纪严明。即使在这样的天气里,也仅仅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赶到了锦州。足见金将军御军有方,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怎么样,要不要到大乾来任职?此战过来,朝中必定会有很多的官位空缺。以金将军的才干,做一军府指挥使,那是毫无问题的。”


金不卓面容一喜,笑道:“能来上国,为我皇效命,此乃下官的荣幸。”


大乾和高丽互通的程度相当高,高丽的士子跑到大乾参加科举做官的比比皆是。


也有大乾的士人去了高丽,做到两班的在所多有。高丽王室的老师,基本上都是大乾的名儒。


所以对于跳槽到大乾来当官,不管是郑化还是金不卓,都没有任何的疑虑和抵触。


两人正愉快地交谈着,金不卓却面色一变,指着远处天边,惊愕地道:“那……那是什么?”


郑化回过神来,顺着他的指点看去。


只见很远很远的天边,披着落日的余晖,有上百个急速闪动的影子,正在朝着锦州城冲来。


这些影子浑身雪白,背上有披着雪白的披风,以至于一时之间竟很难被人发现。


更加令人震撼的是,这些影子的移动简直快如闪电。


刚才看时,还远在天边。等回过神来,竟然距离锦州城外面的拒马不足五百步了。


大战在即,郑化无比的小心,立刻传令下去。


“全军戒备!”


自从河北梁家叛乱之后,辽东军就进入了战备状态。此时命令下达,便迅速各就各位,严阵以待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