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都市>单挑好莱坞> 第798章 《阿凡达》的技术难题(中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98章 《阿凡达》的技术难题(中)(2 / 2)

多荒唐?


卡梅隆直接大怒,把工业光魔的特效经理考特·罗斯挖来,又拉来了斯坦·维斯顿,成立了“数字领域”特效工作室。


从此,好莱坞开始了“工业光魔”和“数字领域”在特效市场的二元时代。


行业老大和行业老二的竞争很激烈。


诸多原因,让卡梅隆和卢卡斯的关系,非常冷淡。


卡梅隆想借着工业光魔的最新研究成果打造《阿凡达》,单靠他个人的面子,不可能做到。


当然了,唐恩出马,就没有失败的理由。


前世二十世纪福克斯能搞定的事,新环球就更轻松了。


卡梅隆又道:“除了维塔数码和工业光魔之外,还要搞定花鸦三维影动研究室,他们正在开发的捕捉虚拟合成扣像技术,对我们的实时预览和动作捕捉有促进作用。这在报告里都写清楚了。”


“没问题!你说《极地特快》是划时代的技术革命,现在看来……《阿凡达》才是啊,集大成者方显英雄本色!”


唐恩是有感而发的赞叹。


这位大导演把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做的这么充分,当的起所有的赞誉。


卡梅隆笑笑,说道:“维塔数码、工业光魔、花鸦、数字领域,这些都还不够,我们还需要麻省理工学院的光学实验室最新的科学成果。”


“麻省理工?”


“没错,他们改良了反射式光学动作捕捉系统,进而发展出了一种头套式表情捕捉系统。这对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情捕捉,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”


“你这是要把表情捕捉和动作捕捉区分开来,搞两套技术系统?”


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。相比于人体动作,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实在太复杂了,即便是最先进的动作捕捉系统,也很难做到最好。”


说到这里,卡梅隆就摇摇头,“还是《极地特快》,罗伯特为了追求极致的表演捕捉,在汉克斯脸上粘了150个传感器,密密麻麻的连眼睛都不放过。可最终的视觉呈现……我是不大满意。面部表情的变化太复杂了,仅仅捕捉150个细节变化……远远不够。”


现在才2004年啊。


后世已经烂大街的技术,现在大都还处在研发、试用、改良当中。


《阿凡达》就是各类高科技集结、试用的小白鼠。


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3d直拍就能够概括。


对影迷来说,《阿凡达》的3d效果是直观体现。对电影人来说,《阿凡达》的背后有着比3d直拍更多更精尖的高端技术。


当然了,这也只限于对视觉效果追求精致完美的好莱坞而言。


对于其他国家的电影工业……说句不客气的话,就算是好莱坞10年前的特效工艺,也能从普遍意义上继续领先世界20年。


这是法国著名的《电影手册》的结论,好莱坞和好莱坞之外的特效技术,至少存在30年的代差。


唐恩是半个技术盲,不是太懂,问道:“你说的这个头套式表情捕捉系统,能解决问题?”


卡梅隆兴奋的伸出了一个手掌。


“什么意思?”


“至少五倍!”


“五倍?”


唐恩睁大了眼睛。


卡梅隆振奋的道:“罗伯特·泽米吉斯为了捕捉到丰富的表情变化,给汉克斯脸上沾满了传感器。可是,如果依靠麻省理工光学实验室的这个头套式表情捕捉系统,只要给演员戴上头套,就可以利用光学效应中不同角度的反射信号,捕捉到演员脸孔上的细微变化,至少……能捕捉到800个!”


“好!”


唐恩也颇为振奋。


他忽然能够体会到卡梅隆对技术极致追求的快感了。


这是一种创造新时代的感觉!


“不过……”卡梅隆顿了一下,有些为难,也有些心虚,“那里是大学,是科学实验室。我虽然了解一些情况,可是想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利用在电影制作中,还存在一些麻烦。那毕竟不是好莱坞,咱们这一套,在那里……行不通。”


唐恩立时明白了他的意思,有些好笑。


大学实验室研发的技术,不就是为了在实践中获得应用吗?


卡梅隆说的难题,不外乎就是钱呗!


当然了,肯定不是小钱。


如果仅仅是几十万美元,卡梅隆就自掏腰包搞定了。


https: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。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: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