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玄幻>仙魔大红楼> 第七章 正气如龙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七章 正气如龙(2 / 2)

此玉大若雀卵,灿若明霞,莹润如酥,五色花纹相护,宝玉曾经看过,只认为是块普通的美玉。可夜深人静时,忽然绽放温润青芒,上面的字迹逐渐消失,变成一首诗词,随后再变,成了宝玉吟哦的忆秦娥。


而此时宝玉汗出如浆,一颗魂灵儿轻飘飘的,不知飞到哪里去了。


等他醒来,却是站在一片漆黑的空间内。他想叫喊,抬眼就是一片雪白光芒。头顶出了一行字迹,字大如斗:


秋入郊原栗正肥,山禽成队啄余辉。


清泉一路逐轻马,芳草随车馥郁飞。


宝玉大惊,这是他想写给贾母房中那副画作的诗词,不曾出口。


而此时诗词旁边出现两行金字,一行为才高三尺,一行为名动一时。宝玉吃了一惊,这首无名诗是明朝李江所作。


李江别字亦山,是岭南硕儒陈白沙的得意弟子,诗文平易中见奇崛,形象中含哲理,突出于专,擅长于理,蕴含至深。开平县志﹒李江传中对其诗的评价是诗文敏捷华美,竖义精确不可移易。


这首诗不是李江的得意之作,但也是发自肺腑,竟然只能勉强才高三尺,恰好名动


这红楼世界的标准,未免太高了点吧


忽然间,整首诗词被一把抹去,一曲忆秦娥高挂百丈黑空。


旁边出现两行金字,一行为才高八尺,一行为煊赫一方。宝玉惊呼出声:“竟然只是煊赫一方”


太祖此词名动天下,一说今,一说理,百般契合,动人心魄,竟然只是煊赫级别宝玉真想叫屈。


可这时金光乱颤,旁边再出三行字迹:


以文言志,动人心魄,广为流传,十城可举;


以文言志,心坚如铁,时光纴远,或可名扬;


万物流长,人心不变,逆流而上,传世亦可。


三行金字过后,天地间轰隆一片。宝玉只觉得耳内轰隆作响,抬头看见昏暗的高空裂开一道万里缝隙,炽光泼洒而下,仿佛开天辟地一般。每一缕每一寸都响彻一个声音,绵远,悠长,仿佛从无所不至处而来,到无所不至处而去,永无终止。


“开文山”


“开,文山”


“开,文,山”


宝玉大喜过望,踏入无边炽光。


只见数不清半人高的纸张泼洒而下,瞬息组成一座百丈高的文山,这还不是终止,远处连绵起伏,也是构成了八座文山,绽放泽泽金光。


所谓文山,就是读过的书。


宝玉瞪大眼睛,仰天大笑。


大周开国千百年,出过的著作也比不上二十一世纪的一个零头,何况还有敝扫自珍的。宝玉看过的书比旁人吃过的米都多,竟是刹那组成了九座百丈文山。


文山分为十丈山、丈三十、丈五十和百丈山,旁人点燃文火能有三座十丈山就要开心掉牙,境遇差点的,凝聚一座丈三十都不敢。


要知道想做进士需要炼就九颗文胆,需要九座文山。就大周国这种境况,谁敢把文山炼得高了


他就不同,首开文山,就有九座文山,座座都是百丈


喜大喜


宝玉整理衣着,踏上文山。


纸成山体,墨化石阶,宝玉每走几步就有一个火把出现,共有九九八十一把。他踏上山巅,念出忆秦娥,顿时火把摇曳,点点晕红的火星不断闪烁。


天空轰然有声:


“才高八尺,煊赫一方。”


三九二十七柄火把腾起熊熊火光,宝玉还算满意。


点燃文火也不是容易的,名动诗词可以点燃九把文火,煊赫、十城、名扬依次以三倍递增,要是以名扬级别的诗词开了文山,一次就能点燃全部文火,等六艺考试完毕,就能成就秀才文位。


名扬诗词何其稀少,开文山又不是作一首就能开的,要看运气。除非有人每首诗词都能名扬四海,以名扬级开文山,那是想都不要想。


没那个可能。


宝玉闭上眼睛,要按照学过的方法离开文山。


可他想着魂灵归位,睁开眼睛还是站在原地。天空沉默半晌,又是宛若远古洪雷。


接连不断,一片轰鸣连绵。


以文言志,动人心魄,广为流传,十城可举


文火再燃九把,连煊赫级别点燃的二十七把文火一起,共三十六把


以文言志,心坚如铁,时光纴远,或可名扬


火光熊熊,再燃九把,四十五把文火灼灼生辉。


万物流长,人心不变,逆流而上,传世亦可。


轰隆隆


二十七把文火熊熊燃烧,一共七十二把文火,火光如龙,把个文山照耀得一片火红。仿如火光圣殿,一片恢弘


才气灌体,引得天地间无上正气加持在身。宝玉从床榻醒来,一个纵跃,竟然撞碎了坚硬的月洞门罩架子床,木屑扑在身上毛发都没沾着一丝,就被浩然正气打飞了去。


周身白光如同百川汇流入海,正气如龙


袭人、晴雯、麝月、秋纹,连同鹦哥儿和王嬷嬷都被惊醒,唯独黛玉损失元气太多,被药力滋补着难以醒来。宝玉活动身躯,感觉正气加持下力气大了许多倍,孱弱的身子骨也没了影响。他大声笑,得意摆手道:“瞧瞧,你们家宝二爷开文山了。”


众人上前恭喜,正说着话,外面有声音传来:“不好了,有人跳井了”


丫鬟们面面相觑,王嬷嬷低垂眼睑,往碧纱橱里走。她是新来的,半个外人,这种事权当没听见。


有辱门楣。


宝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忽然一拍桌子,坚硬的榉木半圆桌整个垮掉。


“跳井这没谁了该死,竟是因我而起”


ps:以后的更新暂定每晚8点。青蛙正在努力存稿,求各位看官票票支持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