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历史>红楼上位记> 第112章 觐见贾元春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2章 觐见贾元春(2 / 2)

杏帘招客饮,在望有山庄。


菱行鹅儿水,桑飞燕子梁。


一畦春韭绿,十里稻花香。


盛世无饥馁,何须耕织忙?


黛玉的替作,风格清新明快,与以多愁善感和悲情主义著称的别作不一样,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这个贵族女子对生活的情趣。而且,也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,别出心裁。


“宝玉果然进益了,这首暂居第一,传,浣葛山庄,改名稻香村。”贾元春十分赞赏,她还以为是宝玉的作品。


那个地方宝玉取名杏林在望,贾元春改名浣葛山庄,现在,又因为黛玉诗句改成了稻香村。


也是李纨后来在大观园的居所,位于中西部地带。


不过兴儿听来,好是好,但他不喜欢后面两句,盛世无饥馁,何须耕织忙?虽说在于颂圣,但这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,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,那是他们没有体会过。


这么一想,他想来一首韦庄的《秦妇吟》,为什么呢,因为这首诗名气很大,与《孔雀东南飞》《木兰诗》齐名,但是,它失传了!


前世也是在近代才出土的,这个世界也还没有出现过。


想了想,他又否决了,因为,不想遭受文字狱,这种诗,难说啊,而且,和今天气氛相反了,不会有文字狱的诗句?嗯,有了,就它吧。


兴儿提笔略微斟酌,狼毫便在雪浪纸上龙飞凤舞,他的字成不了什么书法,但还工整,比较飘逸,耍得一手风骚行楷。


笔落,诗成。


可是,一桌子的人看了之后,互相对视一眼,全都沉默了。


林黛玉小声道:“宝玉,你看前两句,用的是不是班婕妤的典故?”


“还有唐明皇和杨贵妃呢。”贾探春咳嗽了几声,瞪了瞪兴儿。


天啊!你是有多大的胆子啊!语不惊人死不休?!


贵妃娘娘就坐在那里,你拿失宠的班婕妤、死了的杨贵妃来说话,你让她怎么想?


还有,让他们怎么想?


此诗和他们的差距,不止是一个档次啊!


用典考究、感情细腻、语言精炼,最难得的,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,来述说幽怨之情。排除今天的气氛,单说个人情感,在座女子都是很喜欢、很爱这首诗。


这究竟是哪里跑出来的天才啊?


他们看向兴儿的目光都变味了,无法直视啊!


“好!我觉得挺好的!”贾宝玉最喜欢这种了。


林黛玉等人:“……”


好是好,就不知道娘娘怎么看。


昭容接过稿纸,贾元春低头一看,赫然是:《木兰词》。不过后面加了一句:拟古决绝词柬友,说明是写给朋友的。


没错,兴儿抄袭了纳兰容若大名鼎鼎的《木兰词》,不用谢!请叫我红领巾!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