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都市>天下(完结+番外)> 分节阅读_102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分节阅读_102(1 / 2)

稷为重,不教陈老及老师失望。”


陈以勤不避不闪,也受了他礼“你有玲珑剔透心肝,一点就通,朝堂如战场,稍有不慎,就会万劫不复,你好自为之,珍重保重。”


说罢上马。


“好了,前方就是折柳亭,不必相送了”陈以勤轻踢马腹,扬鞭疾走,留下一声大笑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,这大明天下,就看你们了”


身后辘辘车马,也忙加快步伐,跟上前方主人。


秋风飒飒,独留赵肃一人牵马伫立良久。


107


107、第 107 章


三日之后,内阁议事,如期举行。


文渊阁内,肃然一片,静寂无声,内侍们来来回回端着茶水,却都屏息不敢出声,心里不免嘀咕今日氛围着实古怪。


皇帝端坐上位,手里拿着举荐名单正在阅览,其余各人分列入座,张居正目光灼灼盯着皇帝,赵肃面容淡漠平视眼前,张四维看着桌案,似乎要把桌面瞧出个窟窿来,王国光则东张西望,旁边吕调阳白了他一眼。


“这里头所写,就是张先生要举荐人选”


“回陛下,正是。”


朱翊钧扬眉,看向赵肃“那末赵师傅呢,可有举荐人选”


“回陛下,臣亦有人选举荐。”


“好,说。”


“臣所荐者有三,礼部侍郎申时行,吏部侍郎许国,前兵部侍郎魏学曾。”


张居正眯起眼,他这是要和自己唱对台戏


赵肃呈上自己折子,里头列举了举荐此三人理由,言罢便闭上嘴,不发一言。


他在来前,就陈以勤推荐那三个人,和吴维良讨论过,两人一致认为王家屏资历太浅,眼下才只是翰林院日讲官,没有担任过实职,就算举荐了,十有八九也不会被通过,便选择了许国与魏学曾。这两人都是与张居正不和,虽然他们过往没什么大功绩,偏偏官职资历又足够入阁,可以让张党挑不出毛病。


气氛实在过于诡谲,朱翊钧却如同未见,神色依旧和蔼“众位爱卿都说说罢。”


张居正看了张四维一眼,后者会意,起身道“启禀陛下,臣以为魏学曾不妥。”


“因何不妥”


“此人因反对考成法被罢黜,因循守旧,不肯变通。”


朱翊钧笑了笑,问赵肃“赵师傅怎么看”


他面色不变,却在望向赵肃时,眼底闪过一抹不易察觉温柔。


“臣不敢苟同,新事物出现,自然不易为世人接受,魏学曾反对也是出于公心,而非私欲,臣与他并无深交,之所以举荐他,乃是因为此人勇于任事,不辞劳苦,而如今朝廷之中,正缺这样人才,若是只因一言不合而罢黜,外人愚昧无知,只怕会误会了陛下与元翁良苦用心。”


赵肃见张四维张了张嘴,不让他有开口机会,又接着道“想当初臣也是赞同考成法,陛下与诸位,当知臣所言,句句出自真心,为陛下计,为内阁名声计,魏学曾不但不能罢黜,反而该起用,如此方显朝廷泱泱气度,兼容并包。”


张四维脸色一阵青一阵红,什么话都让赵肃说完了,他哑口无言。


口才最好张四维都败下阵来,吕调阳和王国光自然更无二话。


朱翊钧几乎要笑出声来,他家肃肃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,若论打嘴仗,只怕这内阁里,没有一个是对手。


他心下虽然差点压抑不住满腔柔情,恨不得坐过去握着对方手不放,可面色依旧滴水不漏,只赞道“赵师傅所言,发人深省,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何异议”


皇帝都发话了,张居正也不好再反对,只是自己只举荐了殷正茂一人,赵肃倒好,一口气说了三个,可不正是要与自己分庭抗礼。


他面色沉沉“臣一片公心,就事论事,对这几人并无异议,只是他们到底入不入得了阁,不在陛下,也不在内阁,而在朝廷公议。”


言下之意,是指入阁之事要通过廷推才算数。


廷推是明朝任命官员一种方式,说白了,就是上面提出人选,下面上折子同意与否,类似于现在民主选举投票,上回赵肃入阁,因有先帝遗命,加上当时百废待新,高级官员在京察中被清理了不少,就省了这个环节,如今却是越不过去了。


张居正执掌大权,满朝上下有大半是他人,他自然有信心在廷推中让赵肃推举人选落马。


谁知赵肃一笑,从容道“元翁所言,少雍赞同,自然是以廷推为主。”


他答应得如此干脆,反倒让张居正有些意外。


朱翊钧心下已有腹案,见状便道“既然诸位都赞成廷推,那就自明日起,让底下各上折子,只不过,这廷推方式,朕想稍作更改。”


张四维皱眉“陛下,廷推自成祖沿用至今,一直未出岔子,岂可轻易更改”


朱翊钧淡淡道“凤磬,你这性子要改改了,朕话还没说完,你就急着说话,礼数何在,你眼中可还有朕了”


他虽然年轻,可登基三年有余,平日倒也罢了,如今沉下脸色,自有股上位者威仪,凛冽迫人,不怒自威,不似他父亲隆庆帝,倒有点神似祖父嘉靖帝。


那一刻,所有人都意识到,这位帝王已非吴下阿蒙,他有主见有想法,不是可以随意左右,张居正也想到了这一点,脸色更是阴霾。


张四维忙道“臣莽撞,请陛下恕罪。”


“罢了,说正事。”朱翊钧也不看他“以往廷推,都是以署名折子方式呈上来,许多人想法,都为时势左右,朕看不到真正想看到东西,这次就以匿名方式来推举吧,而且为了防止以字体识人,朕会先让人把所有候选人名字写上并分发下去,届时只要在名字下面划一道横线即可,如此才能为国家选拔真正有用人才。”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