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都市>大国工程> 第三百零九章屁股决定脑袋(求月票!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百零九章屁股决定脑袋(求月票!)(1 / 2)

路面坍塌事件,并不复杂。


公司承接的一条市政道路,刚刚通车的一段,应该说还没有通车,只是刚刚铺完油面,一场大雪之后,出现了大面积坍塌。


事故的原因也很明确。


设计单位在地质勘测时深度不够,没有查清楚软土土层的分布和厚度。


在施工时,发生大面积翻浆问题,公司上报后,并没有引起重视。


设计单位给出的处理意见是,翻浆部位换填灰土碎石,路基以下做三十公分的百分之八的灰土改良。


因为下面的软土层比较厚,且含水量大,所以造成刚刚铺好油面,被雪水一侵蚀,就发生了不均匀沉降,路面断裂坍塌事故。


原本这件事,和他们施工单位没有什么关系。


坏就坏在,调查事故原因的时候,发现水稳层的厚度普遍存在达不到设计厚度的情况。


比设计水稳层的厚度,平均差了三公分。


油面平均也差了一公分多。


如没有发生坍塌事故,谁也不会追究,这件事也就过去了。


可惜,路面发生大面积坍塌。


虽然大家都知道不是因为你铺的水稳层厚度不够造成的。


但是谁让你没按要求施工呢,不是你的责任,也是你的责任。


好在耿淮安长袖善舞,经过一番努力,最终做通了业主的工作。


也是因为道路没有正式通车,更没有通过验收。


大家都不想把事情闹大,所以最终事故被压了下来。


业主出钱处理地基,公司这边也不提道路坍塌的赔偿问题了,自己重新修。


“现在软土层的厚度都勘察清楚了?


确认采用挤密桩可以彻底解决软土路基不稳定的问题?”余庆阳看着王一鸣问道。


“软土层主要是砂质土,使用挤密桩进行处理,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!”王一鸣很自信的回答道。


王一鸣是京城建筑行业专家库里的专家级人物。


大学里的客座教授,技术上自然是没的说。


挤密桩施工工艺其实一点都不复杂,就是钻孔,然后把生石灰、水泥、黄土或者粗砂,均匀搅拌而成的填充料填充到桩孔里,夯实即可。


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,填充料体积膨胀,起到挤压土基作用,并且把水冲砂质土中挤压出来,进而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,提高路基承载力。


“各位,之前我在阿吉及利亚的时候,对赵总他们说过一句话。


现在这句话也送给你们!


我们是国企,要有国企的格局,有大公司的气度!


我们不能以牺牲质量和安全来提高效益!


说句不太应该说的话,公司赚十个亿,和诸位有多少关系?


你们的工资还是那些,奖金也就是那些!


但是,一旦质量和安全发生问题,你们一个都跑不了!


你们说说,有必要为了增加点利润去偷工减料,拿安全开玩笑吗?


我以前做过包工头,我做包工头的时候,有一个信念,那就是不省就是浪费!


因为我知道,省了,钱是我自己的!


可是,你们呢?


省了钱是公司的,是国家的,出来质量安全事故,责任是你们的!


各位有必要吗?


反正我现在感觉没必要!”


余庆阳一番话说的台下面面相觑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

有必要吗?


确实没必要!


可是,总感觉余庆阳说的话,哪里不对。


让人听了很不舒服。


“诸位,再说一句,你们的绩效考核,不单看你们为公司创造了多少效益!


你们为公司创造利润,只是考核的一小部分!


更主要看的是你们对公司交付的任务完成情况,质量是否达标?安全是否达标?职工是否拿到了更高的劳动收益?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,是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?”


停顿了一下,余庆阳接着说道:“回到刚才那句话,我们作为国企,要有国企的格局,我们不能从质量和安全上要效益!


而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效益,通过合理的调配人材机来降低成本!


今天我对你们说的这些话,过几天,我在集团会议上还要讲!


不光要讲,还要形成文件,把这个当做考核的标准!”余庆阳的话掷地有声,慷慨激昂。


有句话叫做,屁股决定脑袋。


以前干包工头的时候,总是想着怎么赚钱,不省就是浪费,不占便宜就是吃亏。


现在,做公司了,担任国企老总,考虑的首先是工地不能出现安全质量事故。


格局变了。


人的思想也变了。


原来靠偷工减料,赚的只是小钱,现在,把公司管理好,带出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,赚的是大钱。


“余总,您说的太好了!太精辟了!


我们一定认真学习余总的指示精神!


把余总的指示精神融入到工作当中去!”耿淮安拍案叫好道。


尚涛的脸色有些不好看,狗日的,好听的话都让你讲了,我说啥?


“余总的话太朴实,太到位了!


我们都是国企职工,要有国企的格局和气度。


我建议在全公司召开一场学习讨论余总讲话精神的活动!


让公司所有人,都能领会余总的讲话精神!”尚涛紧接着说道。


“余总,我非常赞成您说的那句话!


不能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,来追求效益,要向管理要效益!”王一鸣扶了扶眼镜,略带激动的说道。


作为一名比较纯粹的技术干部,能说出这样的话,已经是极致。


这还是因为,王一鸣确实对余庆阳的话,深度认同才会说出这样的话。


人事部的姚丽娜刚要开口说话,余庆阳摆摆手,笑着说道:“好了!你们就不要在这吹捧了!


马屁拍的很舒服,可是也要适可而止!


拍的多了,容易把屁股拍肿,那样,我这个位置可就坐不稳了!


这次我去非洲,感触很深,我们认为,我们公司未来的道路,应该是国际化!


要走出去,去和外国人,真刀真枪的去拼抢市场!


如何做到这个,那么就要从管理入手!


从制度入手!


回头我会联合公司的总工,共同制度一套企业标准!


一套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!


以后,公司的工程,不管大小,都要按照这套标准来执行!”余庆阳接着说道。


之所以这么做,是因为,他想明白了,搞企业,尤其是工程施工企业。


单靠施工本身,是赚不了多少钱的。


既然赚不了钱,那么不如赚名声,从其他地方赚钱。


说道这里,可能有人要抬杠,谁说干工程不赚钱的?


社会上一说土豪,首先想到的就是,家里有矿的,搞工程的。


其实这是一个误解。


家里有矿的,是真有钱。


搞工程的真不一定有钱。


只不过,因为一些基础工程,准入门槛太低,所以很多人纷纷进入这一行。


通过一些不和法,不合规的手段赚到了钱。


其实搞工程的人都知道,真要是算利润率的话,工程在所有行业里连前十都排不上。


说搞工程赚钱,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搞工程的付出了多少,只看到了搞工程的如何花钱。


就好像现在农民工,他们一天三四百,甚至六七百块钱。


比大多数白领都赚钱。


可是,他们付出了多少?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