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玄幻>时间循环: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>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这买卖,我王家答应了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五十八章 这买卖,我王家答应了(1 / 2)

不管放在哪一个时代,土地永远是珍贵的生产要素。


土地可以产粮食,可以长药材,也可以建设作坊,在关键的地段上甚至可以说是寸土寸金。


神威军的军官们也有不少人在灵州购置田产,做起了地主老财,只是不多,神威军在总体上大约占据了灵州不到二十分之一的土地。


总量很大,占比很小。


这倒不是因为军官们没钱,而是他们的钱总是留不住的。


军官们容易骤发横财,打仗的时候,缴获是要分家当的,击溃一次敌军,那等于是发了横财。


装备,军械,丹药等等,样样都有。


一支jūn_duì 就等同于一个移动的宝藏,多少钱都不够用。


而军官们发财后,也经常因为采购装备、丹药、秘籍、赌博、嫖娼等原因把钱财挥霍得一干二净,尾随jūn_duì 的商人们总有一百种方法掏空军官们口袋里面的金钱。


吞噬


岳父大人要不是做起了私盐的买卖,楚黄胡几家也都是普通军户,除了铁杆的庄稼外,家里没有留下什么财产。


因为他们的家产大多在装备,丹药上,如果父辈战死了还没有夺回尸体,那就成了别人家的战利品了。


所以jūn_duì 特设了军产局,强制扣留十分之一的功勋,帮他们换成田产,军官们不参与经营,每年拿到相关的田产分红。


这也是神威军的战争保障之一,属于军产的一部分。


对于神威军的军官世家来说,就算出现子孙败家,总也有一口饭吃,不至于沦落街头,混成青奋的模样。


除了jūn_duì 外,灵州的田产大多控制在官员,世家,门派手中,以及小部分的自耕农。


jūn_duì 的田产,楚千秋当然不会去打他们的主意。


法华寺的田产也有不少,但那是自己人的,不能去打。


元阳派的田产并不多,主要是几个山头,以炼丹为主业,同时他们的内门弟子,真传弟子,要不是权贵,要不是百香镇附近的地主,在元阳派屈服后,也算是半个自己人。


暂时不急着打他们的主意。


那算来算去,就只剩下王家了。


王家是书香世家,在百香镇附近也算经营了几百年,乃是江州王家的分支,实力其实很强,能直接拉出一批私兵来,剿灭李澄心这样的先天高手,甚至军械都能拿出来。


虽然他跟jūn_duì 有点关系,但是他不够忠诚,更关键的是——


王家坐拥将近50万亩的土地。


“50万亩土地,王百川,你可不能夸大其辞了。”


“当年摩诃寺那么大的功劳,太祖皇帝也不过是赐田300万亩。”


“王家真有那么多的土地?”楚千秋有些吃惊地问着王老大,也就是王家主的私生子王百川。


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人,所以在楚千秋问他是否愿意报复王家,或者说成为自己的走狗对付王家的时候。


王老大毫不犹豫地答应了,并供出了王家的田产数目,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。


“楚少爷,这不一样啊。”


“摩诃寺那是免税的田产,这王家的田产则是要纳税的。”


“王家是书香世家,有了银子便去吞并田产。”


“在最早的时候,王家就定了规矩,商铺可以卖,珠宝可以卖,田产不能卖。”


“这几百年下来,自然田产甚多。”


“不仅仅是百香镇,像是烟波镇,青石镇,甘露镇等等,都有王家的田产,合计起来自然惊人。”


“特别是最近这些年,破产的农户越来越多。”


“前些年闹了饥荒,王家帮了衙门赈灾,顺便收购了不少的田产。”


王老大连忙像倒豆子一样,把王家的底细给透露出来了。


“难怪说这王家是百香镇最大的地主,果然是名不虚传。”


楚千秋冷笑了一声,难怪王老爷不顾体面地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私生子,果真是家产丰厚,怕自己没了合适的继承人。


50万亩的田产,就是王家稳定的现金流,每年提供大量的粮食,不仅供应着百香镇,还供应着神威军的粮草,如何能不蒸蒸日上。


“楚少爷,这50万亩地,也不都是种粮食。”


“还有种蔬菜,种草药,还种牧草。”


“这平均下来,一亩地能赚个3两银子。”


“种地能赚那么多钱?”楚千秋疑惑地问道,那长工一年给地主老财干活,也不过是2两银子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