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玄幻>穿成年代文里的傻白甜> 第46章嘴好夫妻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6章嘴好夫妻(1 / 2)

第46章嘴好夫妻


最近,村里的男人都有点怨念。


这股子怨念,都要化为浓浓的黑雾,团团围住老陈家的方向了。


原来看着陈小六的媳妇儿,白白净净一个小姑娘,没脾气又爱笑,羡慕得不得了。但是现在,这股子羡慕就完全不存在了!真的,完全不存在。


她整天拉着一帮大姑娘小媳妇儿吹牛,吹完了陈清风吹家里的老人,吹完了老人又吹家里的哥哥嫂子。反正,就没有她不吹嘘的!要是光是吹嘘,这帮老娘们还没那么爱听,关键是,她还总能戳到他们这些男人的肺管子,得到那些老娘们的共鸣。


什么“男人不是不能攒私房钱。这是可以的呀,但是攒了私房钱,不是让你出去鬼混来着。爹娘一把屎一把尿给你养这么大,你该不该在生日的时候买个小礼物?媳妇儿为你操持这个家任劳任怨,你该不该在结婚纪念日的时候送一个小玩意儿?家里小孩子认真读书,乖乖干活儿,该不该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奖励一颗糖?东西不看贵不贵重,看你有没有心。”


还有什么“实在是没有赚外快的途径,家里拮据。那么说一句好听的话可不可以?”


归根结度,谁为了钱啊,谁为了礼物啊!都没有的。


还是看你,有没有那颗心。


这话说的,让一干老爷们压力大的不得了。


他们,太艰难了。


多少人当初惆怅自己没有早早下手去向老姜家提亲娶姜甜甜,现在就有多少人庆幸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的婆娘!这叭叭叭的给他们洗脑,他们还不被忽悠的团团转?


再说,更可恨的是陈清风,要是没有他干那些事儿,他们哪里要面对这些?他倒是嘴好了,但是也不想一想,其他人咋过日子!就连老陈家自己几个兄弟,看着这个弟弟都满是怨念。


好听的话,咋说得出口哦!


但是自家的媳妇儿现在是整天虎视眈眈,满眼期待。你说愁不愁人!


总归,好些人的家里,气氛怪怪的。


他们累了一天,回家还要说好听的话,这多么让人为难啊!而且,大老爷们,就该有些男子气概。没事儿说好听的话,那是娘们才说的啊!


反正,他们心好累。


像是陈家几个兄弟,他们倒是仗着彼此是自家人,将陈清风拉到角落里,认真说:“你能不能稍微劝一劝弟妹?这样下去,我们的日子没法儿过了啊!”


陈清风挑眉:“我媳妇儿没有说错啊!你们本来就该对自己媳妇儿好一点。”


陈家兄弟:“……”


陈清风又说:“再说,我帮你们劝甜甜,你们能帮她干活儿吗?”


陈家兄弟:“……”


陈清风理直气壮:“那些老娘们去找甜甜聊天,还能帮她砍猪草呢!”


陈家兄弟:“……”


陈清风继续说:“啥也不懂,你们咋那么天真呢!”


陈家几个兄弟,在浓浓的懵逼中,隐隐约约好像真的懂了什么。


好半天,陈二哥拉住就要走人的陈清风,结巴说:“她说那些……是为了哄人帮她干活儿?”


陈清风:“二哥,我这就要纠正你这个思想了。怎么就是哄!什么叫哄人干活儿!你情我愿的事儿,能叫哄吗?他们不是自己乐意的吗?再说,我们甜甜每天浪费多少口水啊!要不是他们爱听,我们甜甜还不想说呢!你说都是同样的爹妈,你们咋就没有我一分的智慧呢?脑子忒不够用了!你们也不想想,甜甜的工分为啥涨到了七个?”


这么一说,几个人恍然想到,大概十来天前,姜甜甜的工分涨到了七个。


村里最高工分是十个,一般都是壮劳动力,像是陈家几个兄弟这样的!再不也是技术工种,类似于王大嫂。而最低工分是五个。像是姜甜甜,她之前就是拿五个工分。但是现在却是七个了。


“现在猪圈只有甜甜一个人打猪草,她一个人要照顾二十头猪的口粮,你当她是铁打的啊!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有人帮忙,干嘛不用!”陈清风觉得,他几个哥哥的智商,真是随了他爸妈。


也就他吧,比较像他爷奶,有脑子。


陈清风深深吸了一口气,说:“你们自己琢磨。”


谁都知道现在有猪瘟,多少个大队都中招了。但是他们大队明明养了二十头,不是个小数目,可是却安然无恙。这可真是实实在在要归功于王大嫂。王大嫂祖上就是养猪的,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。遇到事儿,她且能绷得住,不管是熬猪食还是卫生,都搞得更加细致,也更加头头是道。


不过她这边细致了,就不能跟姜甜甜分开打猪草了。这活儿就全然落到了甜甜的身上。其实,姜甜甜宁愿拿五个工分轻松混日子也不想拿七个工分啊!


但是大队不允许啊!


所以她只能自己想办法了。


别人就看到她忽悠人,没看到她单口相声也很累呀!还要找大家想听的话题!这话题还不能犯了什么忌讳。同时,还不能让老人家不满意。毕竟,村里老头老太太事儿也多。


所以,她也很辛苦的!


因为姜甜甜现在拿七个工分,陈大娘已经彻底不上工了!当然,家里几个儿媳的活儿,还是他们的。倒不是陈大娘就磋磨儿媳,而是她有自己的活儿呢!陈大娘每天在家,偷偷做肥皂。


现在每次攒够一百个,就有苏小麦拿到城里去卖。


反正,他们家的工分肯定也是够够得了。


其实这个时候许多人家愿意生儿子,也不单单是因为重男轻女。实际上,一个家里壮劳动力多,是比较吃香的!像是老陈家,虽然他们家没有工人。但是凭借儿子多,已经成了大家口。


他们家每年的工分换粮食,都换不完的!


到现在,大队还倒欠着他们家的,谁让,有上限呢。一年年的积攒下来,也攒了不老少了!鬼知道大队什么能还。可就算这样,原来没有别的营生,陈大娘也是按部就班的干活儿的。


毕竟,就算是攒着,也是他们的东西不是。以后一旦有个什么的变故,也可以顶一顶。


但是现在陈大娘不这么想了,他们家现在虽然多了一口人,但是也多了一个正常的劳动力。那么他们家的劳动力就更多了,每年攒那么多工分干什么?倒是不如实实在在的变成钱。


所以,陈大娘果断的不上工了。


她在家做肥皂,顺便帮着几房洗一洗衣服。这样分配也很好。


毕竟,肥皂是可以正八经换成钱的,钱也是可以换成粮食的。而且,陈大娘虽然不会算账,但是她男人会啊!她在家做肥皂赚钱能换的粮食,能顶去上工好几个来回儿呢。


她又不傻,当然知道怎么选择。


对于做肥皂换钱这件事儿,陈大娘是没有像上次一样瞒下来的。毕竟一家人,想要瞒下来实在是太难了。陈大娘其实也晓得,按理说,只要不是傻子,几个儿媳都不至于真的说出去。


但是陈大娘总是防着万一的。


所以这一次,她也动用了一些心思。


像是这大概的流程,家里几个儿子儿媳虽然都看得见,但是陈大娘倒是没有公开配方,只是吊了一块饼子给大家看。


今年,她不打算教其他几房做肥皂了,她带着苏小麦两个人先干这个活儿。给家里赚半年的钱。过完年,就教几个儿子儿媳具体的方子。然后几个儿媳妇儿轮着在家里做肥皂。


每做出一块,家里给五分钱,这五分钱,就给各房做私房钱了。


做出一块,就给五分,姜甜甜这个现代人没有感觉。但是家里其他人确实震惊坏了的!他们眼看老爹和老娘都是一本正经,完全不是胡咧咧。真是一下子就激动起来。


陈大娘可能说话不算话。


但是陈老爹不是啊!他是一个唾沫一个钉的!


这一算,如果可以做出一百块,那手里就有五块钱了。


他们几个当儿媳的,其实是攒不下来什么私房钱的。毕竟陈大娘抠的要命,堪称铁公鸡,是不会给他们雁过拔毛的机会。所以几房的私房钱,也就是维持在几块钱。


就这,还是好几年存下来的。


所以这一次公婆定下来这个规矩,虽然还要等半年,但是几房真是兴奋的不得了!这是多么难得的攒钱机会啊!


而且,陈大娘还提出另外一桩事儿!


当然,这是陈会计提出来的。


他是读过书的人,知晓读书的好处。同样都是一个爹娘生的,他和他大哥,就因为他读书多,所以可以在村里做会计。而他大哥只能做体力活儿。所以陈会计是深深晓得知识改变人生。


所以,别看他们先赚半年钱,可是,也不是给自己老两口攒的。而是明年,他们打算送孩子读书了。家里九个孩子呢,且要花钱的。陈会计可并没有决定哪个孩子不读书。


陈三嫂倒是哔哔了一句“丫头片子哪儿用读书”,结果被陈会计直接骂了一顿。


陈会计作为一家之主一般不说话,说话还是有分量的。


“女娃怎么就不能读书,你就算没有脑子,自己想不明白,也要听聪明人的话!跟着聪明人学!你闺女读了书,就算是读到初中,都跟地里那些姑娘不一样。我家大丫要不是去公社读书,能认识女婿吗?能去城里做工人吗?老六虽然不是啥好东西,但是有一句话,我是赞同的!女娃想要改换门庭,是比男娃容易的!”


虽然这个话,陈会计一点也不想承认。


虽然,他觉得男娃就是比女娃重要,可是他的见识又实实在在告诉他。这话,真的没错。


大概是因为这次被陈清风喻为“动员大会”的家庭会议,所以陈家现在真是一片火热。一个个简直是奔着新生活!


只不过,这些事儿倒是没怎么改变陈清风和姜甜甜。


毕竟,他们两个人可没有娃。


至于造个娃,暂时还没想。


陈清风和姜甜甜都不想这么早生娃,这事儿陈家人是知道的。不过他们都是不觉得是因为姜甜甜,反而一提到这事儿,就使劲儿的对陈清风翻白眼。


因为这货不想让孩子出生抢吃的。


你说,奇不奇葩!


日子热热闹闹的过,村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热闹。不过姜甜甜却更加不踏实了一些。她不知道具体会连下暴雨的时间,可是都已经九月初了。


姜甜甜是实实在在的晓得,暴雨就要来了。


虽然不知道是哪一天,但是快来了。


也好在,不是所有的粮食都在国庆节前后成熟,有一些东西,还是可以早一点收割的。像是村里已经决定要早一点收割地瓜了。倒不是说谁知道有暴雨,而是双抢实在是太累了。


除了必须要那个时间处理的,其他的,大家都是要么抢在前边一点。尽量不赶在同一时间。要不然,真是忙不过来。当然,要说拖后也不是不可以,但是他们这边主要是种植玉米,玉米后续还要晾晒,脱粒儿,后续还有不少活儿。所以能提前的,他们是都尽量提前的。


眼看这活儿越来越多,村里管的严格很多,就没有人来姜甜甜这边了。


不过姜甜甜倒是觉得也还好,因为每天陈大娘都会过来帮她稍微干一会儿。


她现在不上工,还是可以的。


不过双抢的时候,即便是她不上工也是不行的。


那个时候最缺人了,是不能坏的规矩。


姜甜甜其实没有干过农活儿,别说穿越前她是个零零后,就算是个八零后,真的干过农活儿的也不特别多的。所以即便还没到双抢,村里一片热闹,比以前忙碌很多,家里人吃饭都多了的时候。姜甜甜还是觉得挺震惊的。


现在都这么累,还不定双抢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儿。


陈清风干活儿一如既往的偷懒,都比以前累了不少。陈家其他几个都是实在人,看着就觉得很遭罪。这个时候姜甜甜才体会到自己这个工作的好处。


不得不说,他爹临死前还能给她谋了这么一个差事,真的是很有先见之明了。


“娘,家里是不是还有野猪肉啊?”陈大娘每天上午都会帮姜甜甜砍一会儿猪草。


只有两个人的时候,姜甜甜倒是也不介意很直白的说话。


陈大娘点头:“还有的!”


上一次苏小麦卖包子之后剩下来的咸猪肉,虽然小六和甜丫头结婚的时候用了一点,平日里又稍微吃了一点。但是陈大娘用的省,还剩下七斤多呢。


“家里还有七斤多。”陈大娘这人吧,是那种你要是跟她拐弯抹角,她就越发的觉得你不是个好人,心里烦的要死。但是要是直接说,倒是还能得到她的好脸儿。


她反而会觉得这人实在。


姜甜甜:“娘,咱们家做一点呗?”


她立刻举起小手儿保证:“不是我馋肉哦,我就是觉得,大家都好辛苦啊!如果一点肉也不吃,一点油水也没有,这样身子扛不住的。年纪轻的时候不在意,年纪大了就知道苦头了。”


陈大娘想了一下,往年这个时候,其实也是这样的劳动强度。不过,今年家里的状况可比往年好了不少的。不说钱不钱的事儿,粮食就不少呢。


往年是没有,既然今年家里有,其实,还是可以吃一次的!


她说:“那……”


陈大娘想了想,果断的拍板:“明天吧,明天正好轮到你五嫂做菜。”


既然都要做肉了,那肯定要手艺最好的人做啊!这样才不浪费。


姜甜甜笑眯眯:“娘,您真好。”


陈大娘心情舒畅:“其实吧,我也不是心疼那么点吃的。都是我的孩子,我还能不心疼吗?原来都是家里实在没有,我习惯了!你提醒的对,以后有这样的事儿,你就提醒我!”


姜甜甜:“我就知道,娘人美心善。”


陈大娘:“呵呵呵呵呵!”


笑的像是一只火鸡!


“这几天是起地瓜,地瓜起完了,就是花生了。娘晓得你爱吃花生,等分了花生,娘再给你换点,你偷偷收着做零嘴儿。”陈大娘贼兮兮的说。


姜甜甜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,惊喜的说:“谢谢娘!”


陈大娘:“估计花生和大白菜是一茬儿起了,等白菜下来,咱们腌酸菜。酸菜炖五花肉,那可是妥妥的好东西。这不用你五嫂做,娘的手艺就顶顶好。”


姜甜甜觉得,自己口水都要流下来了。


酸菜炖五花肉啊!


五花肉!


她晓得,陈大娘说的五花肉,其实就是上次剩下来的咸猪肉。可是野猪肉哦,本身口感距离家猪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说。这猪肉时间这么久了,味道更是差了不少。


当然,有的吃就好。


可是姜甜甜还是有点期待大肥猪的呀。


如果苏小麦能上山就好了!好像她每次上山,都会有收获。要不说女主和自己都就是不一样,她每天都上山,然而什么也没有。但是苏小麦明明上山的次数不多,但是多多少少都有收获。


就上次的蜂蜜,她就偷偷喝了好几天的甜甜水呢。


只是,如果会碰到野猪,那么姜甜甜又有点怂了。


与她宝贵的小命儿比起来,吃肉一文不值!


“那希望快点收粮食,快点分。”


姜甜甜双手合十,认真说:“希望快快快!”


陈大娘乐呵呵:“这给你馋的。”


“对了,娘,咱们家自留地种的是什么啊。”


虽说有自留地,但是那么点地方,种一个孩子的粮食都不够呢。姜甜甜知道自家有自留地,但是还真是从来没有去看过。家里没人提,她自己也忘了。


要不是说起粮食,也不会想到这个。


陈大娘:“咱家今年种的是茄子辣椒土豆。”


各家的自留地都很小,除了一些人家担心粮食不够吃,种玉米或者红薯。其他人家还是比较倾向于陈家这样,种一些茄子辣椒土豆什么的,冬天里多一道菜。


毕竟,即便是各家会分白菜,这东西只是菜,又不是主食。队里种的并不太多。


姜甜甜:“那这些都是什么时候成熟啊?”


陈大娘嘎嘎笑:“你这丫头果然是没啥常识,最近都熟了,我想在等两天收呢。”


姜甜甜:“娘,收了吧。现在您在家里,还能有功夫干这个。过几天要是真的双抢,哪里还有时间哦!”


陈大娘:“这没事儿,家里不是有几个小的吗?难道还干吃饭不干活儿?”


姜甜甜:“!”


她都忘了哦,现在的小孩子可不是小公主小王子。捡柴喂鸡生活做饭,无一不做的啊。


“那倒也是,不过我听说,双抢的时候小朋友也要去帮忙啊!”姜甜甜不知道什么时候下暴雨,但是尽可能的劝说陈大娘。


陈大娘奇怪的看了姜甜甜一眼,说:“是不是你五嫂跟你说啥了?”


姜甜甜一愣:“哎?”


随后挠挠头,原来,苏小麦提到这件事儿了吗?


她眼神飘了飘,还没说话,陈大娘就说:“她昨天还劝我收粮食,让我给拒绝了。是她让你跟我说的吧?”


姜甜甜:“也没。”


原来苏小麦已经提了吗?


那么就说明,这场暴雨近在迟尺了!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