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其他>似蜜桃> 第6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1节(2 / 2)

这些年他只有靠自己,后来再加上战开阳那个不太聪明的帮手。


没有后盾倚仗的人,就只能用笨法子,没得选。


这是他们数年来搜集到的所有消息。几乎涉及朝中所有重要人物、各大世家门阀。


但没什么规律,也没有轻重详略,每得到一句消息就记一句,七零八碎,来源五花八门,真假也无保证。


之前久久犹豫,不确定是否该向李凤鸣和盘托出,就是因为萧明彻很清楚自己一路走来有多笨拙,有多狼狈。


他怕这在魏国前储君眼里会是个可怜的笑话,所以不太想与她深谈。


可李凤鸣今日踉跄跌进他怀里,那份少见的急躁失态,让他再不怕被她调侃嘲笑。


只是无意间察觉到些微风吹草动,就立刻担心起他会不会信错人、选错路。


若这都不算时时将他放在心上,那什么才是?


“随你笑话。我一直就是这样观人判事的。”


萧明彻叼着果子,单手稍稍用力,将所有卷宗与抄纸推得离李凤鸣更近些。


“我没要笑话你,”李凤鸣脑中有些乱,“我只是问你,讲学馆里那两人是谁。”你摆这么大阵仗吓唬谁啊?


“年轻那个是廉贞。当初庆功宴时你不是见过?”


萧明彻突然想起她在宫宴上还夸过廉贞,忍不住偷偷撇嘴。


“我今日没看清他的脸,只听到他说话。”


李凤鸣有时能靠声音识人。


譬如今日在辩理场,她认出绿衣妇人是大长公主,就是因为去年大婚典仪上,曾隔着盖头听过大长公主当面祝福。


但当初宫宴时,李凤鸣没与廉贞交谈过,对他的声音没印象,所以今日没能认出他。


她从满桌卷宗里抽出一卷封面标记着“闻”字的:“年长那位呢?”


“闻泽玘。”


尽管李凤鸣对这个答案有所预判,但听萧明彻亲口证实,她还是略感震撼。


“闻音的父亲,大学士闻泽玘。”


李凤鸣颔首,快速浏览着手中那册关于闻家的凌乱记录,同时举起右手比出个大拇指。


“萧明彻,我从前小看你了。”


闻家世代书香,名声清贵。族中出仕者多只在实权职位上短暂历练几年,最终转入大学士院成为皇帝的隐形智囊,并专注学术、点拨一茬茬年轻学士学问进益。


像闻泽玘这种人,各国朝堂都有。


手中无实权,轻易不涉政见之争,不屑也不必刻意去经营党羽、人脉,所以平日在朝中地位很矛盾。


既让人觉得超然,又似乎不太起眼。


“但若遇朝中格局大动,闻泽玘只需三言两语明确立场,就能影响文官群体的风向。因为许多人都曾是他或他家人的学生。”


李凤鸣合上卷宗,望着萧明彻,笑得百感交集。


“在太子和恒王斗得你死我活的这些年,你默不作声把将门廉氏、书香闻氏都收进掌心了?”


萧明彻摇头:“从前我只与廉贞本人薄有私交,与闻家更无来往。两家也是最近才决定初步尝试与我接触。”


其实不止这两家。


包括福郡王府、大长公主府、平成公主府……


各方大大小小的势力明里暗里开始试探着走近萧明彻,都是最近的事。


*****


朝堂势力结盟站队,未必总是强强联手。


但一定不会有人只因同情,就赌上整个家族的利益和前途。


以往萧明彻处处艰难,手中又无筹码,别人就算为他不平,有心帮他,也会担忧他本身后继无力。


若最终没将他扶住站稳,那一不留神就可能赔上自家,聪明人怎么会帮这种谁都不落好的忙?


自从萧明彻与李凤鸣大婚后,许多事貌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却全被有心人看在眼里。


螺山大捷,萧明彻的战功被传得街知巷闻,他却没独占风光,主动为同袍浴血过的低阶将领陈驰请功。


恒王攻击廉贞在南境的军饷账目含糊,萧明彻被无辜牵连。他领罚去行宫思过,在被齐帝迁怒、任由钱昭仪私自毒打时,也没有因急于自保而妄言半句。


这让廉家与皇帝都有了腾挪余地,廉贞回京后才能从容自辩并反手捞他一把,皇帝也才顺利下了台阶。


李凤鸣在行宫里借力打力,不但按住了钱昭仪,还助皇后重掌后宫话语权,这一笔也被人记在了萧明彻头上。


再之后,提议宗室子弟轮值边军都司一职,宗室子弟地位整体抬升,相关各府皆得利;主战的太子一党还借此压了恒王一头;


稍早更是第一个站出来,明确强硬地反对“对大龄女子征收重税”,完事却顺利混在太子阵营中,未与恒王正面冲突,成功保存了实力薄弱的淮王府……


大大小小许多事,一旦串起来看,在有心人的观感里,淮王萧明彻就是个“进可攻、退可守;占上风时不手软、处下风时敢示弱;登高不狂,落低不馁”的人物。


众人才隐约意识到,当年被齐帝随手扔在悬崖石缝间的那颗种子,在谁都没注意时,独自顶着风雷霜雪,脚临万丈深渊,不但挣扎出一席之地,还悄无声息长出了枝叶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