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都市>学渣的黑科技生活> 第四十三章:侯刚的想法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十三章:侯刚的想法(2 / 2)

形形色色的人,他实在是接触了不少。


像那个一帆科技的那个什么姓李的销售,如果真接触上了,侯刚当面不会说什么,但是心里给的评价还是会很低。


他已经不只一次盯着那个名叫‘一帆科技’的淘宝店,产品一直就是两个,而且还经常下架,比如有机肥,这几天就一直处于缺货的状态。


说白了就是供不应求,只供应自己这里就缺原料了。


至于那个姓李的年青销售人员,也不知道是挂个业务员或者销售经理的名头,侯刚没问,口头爽一下不顶什么用,给对方留个坏印象对自己没好处。


一般的销售,要是遇到了潜在的大客户,那就可了劲的跑了,送东西,请吃饭,甚至还给红包


也就是想拿下订单,而那个李销售,却是表现得很不一样,对订单似乎漠不关心;


电话里也没什么约见个面,吃个饭什么的倾向,甚至没主动联系过自己


要是自己手底下有这样的业务员,侯刚绝对会第一时间开掉,因为留着不但没用,还会影响自己的生意。


可是,那个什么‘一帆科技’用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业务员,说话还算客气,但是哪怕是从语气上来分析,也明白对方对业务真的不怎么上心


这说明了什么?


人家的东西根本不愁卖,就怕被人窃取了公司的机密技术。


能不怕吗?化肥也好,农家肥也好,都干不过这种弄得像饼干一样的有机肥;


批发都要卖好几块钱一斤,而且一千多斤的货,小半个月都交不出来,那原材料能简单?


这就是人家的生存根本,不可能让别人染指


甚至这个李销售很可能也是那家可能叫做‘一帆科技’的公司高层的子女,也就只是在那个岗位上镀镀金,再加上东西不愁卖,原材料又不好搞;


所以,非但没有一般公司的业务员那样急着找订单,而是佛系地卖着产品,反正供不应求


有了这么多推测,也就不难想通,这个销售为什么不怎么待见什么长期合作,也没什么想扩大产能了


人家不缺买家,缺的是原材料,估计还有些名贵稀缺


——侯刚并不知道,张一帆之前的有机肥是真的卖不出去


这些对侯刚来说都是好事情,这说明这段时间他们所产出的所有产品都被自己给买了回来,也就是说市场上不会出现什么竞争对手。


过了这段时间,那~什么都不好说了。


怎么样把这个利益给最大化呢?


侯刚想了想,他决定改点菜本,也就是菜单,因为买下来的有机肥,足够自己的菜地用半年。


从客户的反应,还有自己品尝的感觉来看,现在自己包下来的菜地里,产出的品质明显是超出这县城里贩卖的蔬菜


一万块钱的有机肥,承包菜地的十万块,再加上请了两个去日夜看着菜地的老阿伯,这成本也不算低,在这县城里,算是头一家。


成本总是要回收的,蔬菜不像别的东西,比如,一只狸子,收回来两百块钱,可以卖个五六百块钱不出奇;


但是,一盘青菜,别处同等规格的饭店卖个十八块,二十块,客户都能接受;


到了自己这里,到底卖多少合适?


首先要推的概念就是自已的菜地,然后主打有机肥,无公害


炒个生菜,卖个三十块钱一盘没问题吧?


市场里生菜两三块钱一斤,我这用了‘一帆科技’出产的有机肥的,味道特别好,成本就在那里了,再把份量加足,客人想必也不会有什么怨言


番茄炒蛋,这算是个自己店里的名菜,一斤番茄,打上四五个蛋卖个三十八块钱也不差了。


真的好吃啊,酸酸甜甜的,还带着一股鲜味,而且,还只是用养殖场的饲料蛋


拍黄瓜,以前一盘二十块钱,也算是个赚钱的下酒菜,油都不用下,都不用过下锅的,直接就是冰冻了的黄瓜,然后拌一下料,无非就是些姜,葱,蒜,辣椒还有盐,醋,香油,酱油


吃的时候很爽口,然后,还能有点回味


加价到三十五块,瓜上再加上点冰块,一直保持黄瓜的温度,酸,辣,爽口


直接加价,肯定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客户看了价格都可能会跑光,即便不跑,这种菜也会少点,然后下次不再来。


那么,卖点是什么?


就是自己投了十几万的那片菜地


侯刚凭着自己的生意眼光来看,自主的蔬菜基地,那就是一个卖点,噱头!


于是他花了五千块钱,找广告公司订了几个大招牌,出城的路口设一个,公路边上要竖一个,菜地口也是要竖一个


这是一次尝试,也是一次大的动作,如果死了,那得重来,但是活了的话那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