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都市>决胜新金融时代> 第二百八十八章 对标快手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八十八章 对标快手(2 / 2)

“现在还不着急,等日活用户突破1亿再说吧!”


一开启商业变现,用户体验肯定会差一些。


张益达掰着脚指头都能想到,用户刷几个视频就碰见一个广告,肯定会有所不满。


现在的抖视的领先地位还没完全确立下来,他可不敢贸然开始进行商业变现。


像快手这些对手都还没开始商业变现,他着什么急呀?


不就是烧钱嘛?过几年迟早会赚回来的。


沈北朋点点头,对张益达的做法也表示理解,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嘛!


“行吧!60亿就60亿,你要融多少?”


说完,沈北朋看向张益达。


“融6亿美元吧!”


张益达开始安排了起来,“锐向投3亿美元,我个人跟投15亿美元,华屹、黑衫、真科各5000万美元!”


沈北朋不乐意了,他皱眉道:“这么少的份额?5000万美元连1的股份都占不到。”


“益达,大气点,我们都同意6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了,你怎么也得开放个1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啊?”


徐小明对张益达的信心可是足得很,陈瓯最近假货风波缠身,他参加各个投资论坛和开展投资工作都不拿陈瓯作案例了。


而张益达旗下公司的发展是一家比一家好,帮他赚足了面子和各种声誉。


眼看益民财富又要上市了,真科基金又要赚好几千万美元。


所以他对张益达的信心,上升到了无比高的高度。


“那这样吧!”


张益达想了想,干脆一步到位,后续都不再融资了。


他说出了自己的方案,“锐向产业基金5亿,我个人跟投2亿,你们三家每家1亿美元。”


“可以!”


沈北朋也不再要求过多份额了,6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,在他想来,成长空间也不大了,没多少赚头了。


不过张益达跟投2亿美元还是很让他刮目相看的。


在这个创始人争相套现的时代,张益达敢个人跟投2亿美元,看得出来是对这个项目的成功信心非常大。


徐小明也点头同意,真科基金本来规模就不大,远远比不了家大业大的黑衫,1亿美元的份额让他已经很吃力了,再多也吃不下来。


毕竟也不能一支基金全部重仓一家公司,出资人知道了怕是要撤资。


兰澜和雷东鸣也都没有意见,张益达在两家公司的控制力都很强,他的安排,两人照做就是了。


在进行完一系列尽职调查手续后,张益达跟四方低调的签署了a轮投资协议。


抖视和的开曼控股公司按照6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获得了算上张益达一共五方的10亿美元联合投资,使得公司投后估值达到了70亿美元。


抖视融资前的股权架构是张益达个人持有90股份,另外设有10的期权池。


在并购完,又开拓了北美、欧洲等运营中心后,抖视多了马俊、杨陆、瑞恩等公司高管。


这些人都是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的跟着张益达创业的,就拿马俊来说,开拓了北美运营中心后,又马不停蹄奔赴欧洲,过年都没回中国,不可谓不努力。


他们这么拼,所求的也就是期权了,想以后公司上市挣下一笔巨大的财富。


所以这10的期权池就是为这些人所设的,激励他们更好的工作。


除了公司高管,中层管理和骨干员工也都是有机会获得期权的。


基层管理和员工就比较少了,没干出什么突出成绩的话,一般也就给点安慰性质的期权。


毕竟蛋糕就这么大,最大的一份肯定是给贡献最大的员工。


完成a轮10亿美元融资后,因为个人跟投了2亿美元,张益达股权下降不多,还持有80股份;


锐向获得714股份,黑衫资本、华屹资本、真科基金各自持有143股份;


期权池有所缩小,从10降低到了857,但价值仍旧不菲,价值足足6亿美元。


融资进行得很低调,张益达没邀请任何媒体和记者,毕竟10亿美元的a轮融资还是蛮震撼的。


要是外界知晓了,免不了会吸引更多热钱投入到短视频领域,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恶性竞争。


但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瞒太久的,特别是完成融资后,张益达给公司的高管、中层、骨干员工来了一轮期权激励。


进行期权激励,你总得告诉员工这价值多少钱吧!虽然签署了保密协议,却难免有员工跟以前的同事、同行吹嘘。


中国国内的国情就是这样,法律意识淡薄。


不过张益达也没打算瞒多久,多一个月是一个月吧!


另外,张益达还很关注张铭的动作,头条有自己的算法和技术沉淀,要推出一款短视频对他们来说并不难。


本来就有一个快手作为竞争对手了,头条再加入出来,那就是三国杀了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