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追书啦>都市>决胜新金融时代> 第一百八十四章 筛选项目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八十四章 筛选项目(2 / 2)

正跟国际巨头亚马逊、eaby在印度上演三国杀。


payt,就是杰克马前段时间投资的那家公司。估值又涨了,40亿美元了。


前几个月还才20亿美元,阿狸和蚂蟥金服出了5亿美元拿下25股份。


近段时间,阿狸和蚂蚁金服又投资了6亿美元进去,增持了15的股份,持股已经上升到了40。


这家公司已经成为阿狸的猎物了,估值又那么高,张益达直接pass掉了。


snapdeal,除flipkart和亚马逊外的印度第三大电商巨头,估值超50亿美元。


阿狸一直和这货眉来眼去的,频频传出商务洽谈和投资的消息。


shopces,印度第四大电商公司,估值11亿美元。


张益达看资料上写的,正在被印尼各大电商巨头吊起来打,很是凄惨。


2014年的时候,印度电子商务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。flipkart和snapdeal在2014年下半年先后融到了超过7亿美元的资金。


shopces没有钱跟各大电商巨头玩营销,玩补贴战,就准备避开一线城市战场,去二三线城市拓展用户,争取差异化运营,谋求新发展。


张益达感觉和自己的“拼哆哆”还挺像的,都是走的“农村包围城市”路线。


张益达心道:可以和这个公司联系一下,在印度共同谋求发展。


shopces虽然目前在印度被打压得挺惨的,但破船也有三斤钉,更何况这家公司还是目前印度为数不多的独角兽之一。


o,印度版“嘀嘀”,现在正和uber打得战火连天的。


看资料上写的,这家公司3月份才花了2亿美元收购了印度第二大本土打车应用,公司估值在10亿~15亿美元之间。


记得前世嘀嘀还给这家公司投了5亿美元,拿下了很大份额的股权。


打车软件盈利是个很大的难题,不仅是uber这种巨头,还是嘀嘀、lyft这种排名二三的打车公司,市值/估值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下调。


资料上还写了,这家公司要推出外卖业务ocafe和外卖平台swiggy、zoato打擂台。


另外公司还有个股东,叫软银。


张益达也是服了,孙老板果然厉害,全世界的打车公司都被他投了个遍,美国的uber,中国的嘀嘀,东南亚的grab……


zoato,印度版“大众点评”,估值2亿~3亿美元。


它还有个去年8月份才成立的竞争对手,叫swiggy,相当于印度版“饿了么”,估值比它低,撑死几千万美元。


这两家公司,张益达都想投。


obi,印度第一个独角兽企业也是全球移动广告巨头。


抖视将来要进入印度市场,免不了跟他的合作。


听起来很牛掰,可是这家公司的估值几年没涨了,就一直是10亿美元。


投资就算了,合作一下还是可以的。


ikr,印度版“58同城”,刚完成15亿美元b轮融资,估值超75亿美元。


增值潜力不大,张益达很快下了定义。


hike,印度版“微信”,由印度“王撕聪”创办的。他老爸是印度电信大亨苏尼尔·巴帝·米塔尔。


企鹅的微信在印度出海不利,就扶持了这位兄弟。


估值水分有点大,5-8亿美元。


byju‘s,印度版“好未来”,估值1-2亿美元。


还处于较为早期的发展阶段,但过几年会成为印度前五大独角兽。


张益达对这公司有一些印象,觉得可以入股一笔。


billdesk,线上支付公司,信息不多,上一轮融资都是12年的a轮了,近三年没有融资。


obikwik,也是一家电子钱包公司,才完成2500万美元b轮融资,估值不超过1亿美元。


对于这两家支付公司,张益达想收购或者控股一家。


杰克马在印度的那套很成功,可以复制一下,打造一个印度版“魔宝支付”出来。


policybazaar,印度版“平安好医生”,保险科技公司,估值4亿美元。


这家公司,张益达也挺有兴趣的,适合作为战略投资或者收购目标。


delhivery,印度版“顺风快递”,估值3~35亿美元。


oyo酒店,创始人riteshagarwal,17岁辍学创业……


张益达知道这是谁了。这兄弟中文名叫李泰熙,后来还把生意做到中国来了。oyo也成为了估值超50亿美元的独角兽。


这人大学辍学创业,6年时间,做出来一家50亿美金的独角兽。


除了自己以外,张益达觉得他可能是最近几年开挂最厉害的人了……


早几年还有个扎克伯格和马斯克……


把兰澜提交上来的几十家印度公司的资料都仔仔细细阅读完了以后,又看了看兰澜给出的总结:


印度本土投资机构在互联网和科技创企的投资中,主要是投种子期、天使期,在b轮以后的投资中,因为资金管理数量的限制,很少能够继续加注投资。


我建议公司主要投资成熟期项目,接力印度本土投资机构,就b轮及以后的企业作为投资重点。


张益达把有意向的目标都圈出来了,准备明天跟兰澜商讨一番。


另外,要完成这么多项目的投资,锐向的资金有些不够用了。


二期产业基金才募集完没多久,短时间是没办法再募集了。


进行一次股权融资或许是唯一的办法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zhuishu.me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